沃兰特航空召开首届生态大会 领航低空经济生态发展之路
珠海2025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2025年,低空经济正从政策驱动迈向体系跃迁的关键阶段。11月26日,国内低空经济独角兽企业沃兰特航空在珠海亚航展期间举办了首届低空生态大会,自贡市政府、南航通航、亚捷航空、自贡创发、金鼎资本、明势创投、天津松正、珠海领航、中创新航等上下游近40家头部企业的核心管理层齐聚一堂,围绕“技术攻坚场景反哺生态协同”等核心议题,共商中国高等级商用客运eVTOL产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大会主办方,沃兰特航空创始人及CEO董明首先向远道而来的近百位嘉宾表示了感谢,他指出,沃兰特首款商用载客eVTOL VE25-100天行当前研发进展处于行业领先,并于10月14日完成了有人驾驶的首飞测试,已累计签约订单超1920架,其中包括海外的500架大单及数十架的确认订单,这些都代表了市场对于商用载客应用场景的发展信心。
董明在分享中还提出了“聚力低空,共赢未来”的四点核心主张:“第一,eVTOL的商业化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生态共荣。我们将以开放姿态,通过稳定订单保障、联合供应商伙伴在技术开发与合规体系共建上,筑牢产业安全发展与协同根基;第二,沃兰特将积极发挥链主作用,聚焦安全可靠的产品交付,为客户提供更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技术真正适配场景;第三,沃兰特会积极推进全产业链的投融资合作,回馈我们的股东方和生态伙伴,让大家都能共享低空经济的增长红利;第四,沃兰特还将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地方产业升级与生态建设,争取让VE25-100天行早入飞入寻常百姓家。”
协同是产业发展核心钥匙
在研讨环节上,产业链各方代表一致强调协同是破解产业难题的核心钥匙。南航通航副总经理曹思照分享指出,作为头部通航公司,我们核心是与主机厂建立深度绑定的协同关系,通过联合定义高价值应用场景、共研适配运营需求的航空器,比如针对商用客运、应急救援等场景共同打磨产品性能与服务流程,以场景需求反哺装备研发迭代,进而拓展更多元化的运营场景,形成“资本-产业-市场”的正向循环,推动通航运营业务实现规模化突破。
作为掌管百亿基金规模,独创上市公司CVC战略投资模式的投资机构金鼎资本也认为,eVTOL产业不存在“单点赢家”。其创始人王亦颉表示,eVTOL产业链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链要求极高的产业,在eVTOL整机研发过渡至量产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产业链的技术、产品的新需求,沃兰特是金鼎观察了近俩年的优秀主机厂,金鼎将与沃兰特一起努力弥补行业发展中的短板,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天津松正董事长孔昭松在分享时也表示,只有打通研发、制造、运营、资本全链路,才能实现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的跨越。松正与沃兰特的合作,是“强强联合”的缩影,更是整个产业“共赢共识”的体现,松正愿意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与电控、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佼佼者共同打造高效集成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应用与供应双轮驱动产业落地
两场高规格圆桌讨论则围绕“应用”、“供应”两端展开深度碰撞,形成了多项行业共识。应用端讨论中,南航通航、亚捷航空、自贡创发、明势创投、祥源通航等多家公司表示,高价值场景的挖掘需要结合航空产品的属性和真实的运营环节,比如商用客运这一可能最快实现价值转换的应用场景就需要高安全等级航空器的研发配合、运营公司的航线规划、政府基建的投入,这些都造价不菲,所以主机厂需要把产品的应用场景盈利模式先想清楚才能适配商业化,不然就是空中楼阁,最终不能创造经济价值。
在供应端对话中,沃兰特作为主机厂与国内多家知名零部件企业一起直面讨论了“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的核心问题。沃兰特供应链总监沈群在分享时认为,目前客运级eVTOL产业还处于初创期,主机厂的主要目标是完成产品定义、获取TC、获取PC及小批量试产,供应链应当与主机厂一起完成技术验证并配合其通过适航审定,实现初期的市场培育。
现场珠海领航、中创新航、边界智控等多家供应商也纷纷对行业供应链发展三阶段的目标和挑战达成了一致,初创期因以主机厂定标、供应链响应为主,而发展期则需要场景反哺模块化布局,再到成熟期就追求全链条的协同自治。
据《低空经济蓝皮书(2025)》预测,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超30%,eVTOL有望在2028-2030年进入爆发期,商用客运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沃兰特也希望发起供应链生态建设的倡议,通过共建模块化零部件库、技术共享平台等平衡定制化与标准化,实现通用部件与场景化定制的平衡,降低研发成本保障供应稳定性,以“研发+运营”双轮驱动,引领中国低空从“跟跑”向“领跑”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