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ÜV莱茵举办电机加载EMC测试技术专题工作坊 赋能电动车高质量发展

太仓2025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在太仓举办“电机加载EMC测试技术”专题工作坊,汇聚了逾50位来自整车厂、电驱动系统供应商的研发与测试工程师,共同探讨电机加载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前沿技术与实践方案。

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高级副总裁黄余欣致辞
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高级副总裁黄余欣致辞

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高级副总裁黄余欣在致辞中表示:“被誉为电动车‘心脏‘的‘三电’系统,直接影响续航里程、动力输出与整车安全。TÜV莱茵特此举办专题工作坊,邀请海内外检测专家共同探讨集成电驱加载EMC测试的挑战、趋势与创新方向,旨在为解决行业痛点搭建专业交流平台,推动电动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汽车电子EMC实验室高级经理赵建海,首先介绍了实验室整体概况、集成电驱加载测试的相关配置及要点,以及TÜV莱茵在汽车电子EMC领域的特殊测试能力。

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汽车电子EMC高级项目经理李学虎结合电机加载方法案例,分享了电驱EMC测试的相关影响因素、屏蔽处理的实际应用,以及TÜV莱茵的相关解决方案。

TÜV莱茵日本交通服务汽车电子EMC资深专家Norishige Amimoto着重分享了日本近期发布的EMC测试标准及其变化要素、利用CAE软件进行EMC测试前仿真的标准要求,以及相关测试模型和流程建立等方案。

电机加载EMC测试技术专题工作坊圆桌讨论
电机加载EMC测试技术专题工作坊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赵建海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MC副总监娄旭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EMC工程师朱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测试工程师姚敏以及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硬件工程师刘对,围绕新能源汽车EMC符合性难点与挑战、集成电驱电机加载EMC测试的关键技术难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EMC测试技术在预测加载状态性能所面临的挑战、下一代集成电驱电机加载EMC测试设备或系统中的创新方向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与会者应对EMC测试技术难点和挑战提供新思路及宝贵建议。

TÜV莱茵举办电机加载EMC测试技术专题工作坊
TÜV莱茵举办电机加载EMC测试技术专题工作坊

随后,与会者参观了TÜV莱茵苏州太仓汽车零部件实验室。为支撑行业发展需求,TÜV莱茵自2022年底开始加大投资汽车电子EMC和汽车零部件实验场地的扩容和设备升级。目前苏州太仓实验室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今年新建了电机加载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双350 kW测功机,转速控制精度±2 rpm,可模拟最大扭矩2000 N•m,全面支持多合一电驱系统的动态加载测试。依托最新国际标准,实验室引入双轴动态加载系统,提供更高精度、更可靠的测试结果,助力长三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零部件安全与品质管控。

作为一家拥有超过150年经验的检测认证机构,TÜV莱茵始终保持在汽车领域的领先性,凭借在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的专业团队和技术优势,赢得了国内外主流车企的信任和支持。截至目前,TÜV莱茵汽车零部件实验室已获得德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安徽大众、德国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美国通用汽车、斯特兰蒂斯集团、日产汽车、吉利汽车集团、马自达汽车、沃尔沃汽车、现代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奇瑞汽车、江铃汽车、北汽集团、小鹏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岚图汽车、蔚来汽车、赛力斯汽车、特斯拉汽车等广大知名车企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