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球医疗资源引入蓉城!中日肝胆胰肿瘤外科前沿治疗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6月28日,中日肝胆胰肿瘤外科前沿治疗座谈会在成都W酒店举办。此次活动由国际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主办,邀请到来自日本顺天堂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肝胆胰外科专家,共同面向西南地区患者和家属,分享国际前沿的肿瘤外科治疗理念与实践经验。

据了解,肝胆胰肿瘤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类别之一,发病隐匿、诊断困难、治疗复杂,患者生存挑战极大。其中,胰腺癌更是有“癌王”之称,一度令人闻之色变。

“我们希望通过国内外顶尖医学专家的分享和对话,让更多国内患者看见希望。”盛诺一家副总经理兼国际项目开发总监赵建勇表示。本次活动正值盛诺一家成都子公司成立一周年,也是践行一年前对成都患者做出的承诺——把全球优质医疗资源引入蓉城。

1751420461808139.png

盛诺一家副总经理兼国际项目开发总监:赵建勇

“即便是最初被判定为无法手术的肝转移癌,通过规范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仍有治愈的可能。”在现场,日本顺天堂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教授斋浦明夫分享了该院2014-2021年收治的89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例,其中122例被认为初始不可切除,但最终有50%(61例)成功实施手术,显著延长生存期。

他强调,精准手术的基础在于术前影像分析、临床判断和团队协作,而不是单一技术。“手术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从评估、决策到术后恢复的完整过程。”

此外,他还分享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顺天堂医院的临床应用情况,目前该院已部署5台机器人系统,在肝癌、胰腺癌等手术中广泛应用,助力患者更快康复。“机器人手术不仅减少术中失血,更能降低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斋浦明夫说。

日本顺天堂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教授:斋浦明夫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的谢坤林教授重点介绍了华西医院在“精准肝切除”“肝移植术式优化”等方面的多项创新成果,包括“左肝肝癌分型”理论、“肝脏四扇门”微创切除策略等。

其中,“左肝肝癌分型”理论明确将左肝肿瘤分为五型,对应不同切除策略,可有效平衡“彻底清除病灶”与“保留功能肝”的临床目标。“肝脏四扇门”则是指四个可行的血流控制路径,提升了肝部手术的精准性,减少术中出血。

此外,他还提到,中国外科技术已逐步迈入规范化、数字化和多中心合作的新阶段,越来越多成果被国际学术期刊采纳,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输出海外培训经验,推动区域医学共同进步。

1751420500675958.p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副教授:谢坤林

随着患者对医疗信息的获取更加主动,精准就医成为趋势。但现实中,面对治疗方案选择、医院医生差异、术后恢复安排等问题,许多患者依然感到无所适从。

“这正是我们希望发挥连接作用的地方。”赵建勇表示。截至目前,他所在的盛诺一家已协助超过7000名重症患者链接全球优质医疗资源,与包括MD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奥诊所、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皇家马斯登医院、癌研有明医院等在内的数十家国际权威医院建立了官方签约合作关系。而成都作为西南区域医疗高地,未来也将成为盛诺一家开展远程咨询、国际转诊和跨境医疗服务的重要枢纽。

出席活动的中日专家一致认为,肝胆胰肿瘤的挑战不仅在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更在于治疗路径的多元选择与精细化管理。此次在成都举办肝胆胰肿瘤外科前沿治疗座谈,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广阔的医学视角,也为本地医疗服务的持续升级注入了信心与动力。